会议·征文·消息

  • 欢迎订阅2026年《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月刊)

    <正>《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骨与关节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号:CN 10-1022/R,ISSN 2095-252X。本刊以广大从事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国内外有关骨与关节疾病的最新学术动态、临床诊治经验和基础科研成果。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骨与关节疾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

    2025年10期 v.14 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 本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的公告

    <正>本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9年正式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特此公告!查询本刊请使用拼音:Zhongguo Gu Yu Guanjie Zazhi或本刊标准国际刊号(ISSN):2095-252X,查询网址:https://jglobal.jst.go.jp/。

    2025年10期 v.14 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的公告

    <正>本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1月,本刊经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数据库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特此公告!CA只收录本刊论著,其它文章不收录。

    2025年10期 v.14 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脊柱外科

  • PMMA改性骨水泥PVP“拖尾”治疗OVCF PKP术后椎体再次骨折的疗效

    王彦博;孔清泉;刘永光;颜屈伦;王柯;

    目的 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改性骨水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拖尾”的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后椎体再次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采用 PVP 治疗的 16 例 PKP 术后椎体再次骨折患者。男9 例,女 7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70.91±8.25) 岁;病程 2~7 天,平均 (4.04±0.87) 天。其骨水泥的配置混合 PMMA 改性骨粉并进行椎弓根内“拖尾”固定。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评估腰椎功能、椎体高度恢复率评估术后椎体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渗漏发生,患者血压、心率平稳且均未发生感染。16 例患者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6.84±1.02) 个月。翻修后 VAS 评分较翻修前明显降低 (0.36±0.04 vs.7.64±1.32;t=22.051,P < 0.05)。翻修后 ODI 评分较翻修前明显降低 (9.13±0.85 vs.29.78±0.83;t=69.527,P < 0.05)。术前椎体高度约为 (10.12±1.23) cm,术后约为 (13.54±1.41) cm,翻修前占总体高度的 59%,翻修后占总体高度的 80%。结论 PMMA 改性骨粉的骨水泥能为骨组织长入产生更多镶嵌及咬合,能有效防止骨水泥松动脱落,“拖尾”亦能增强骨水泥“锚定”效果,再次降低骨水泥移位风险,促进椎体骨折愈合。

    2025年10期 v.14 865-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两种单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杨富国;罗园超;陈康;何仁建;

    目的 对比经皮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curved kyphoplasty,PCKP) 与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unilater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UPKP) 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 PCKP 是否优于 UPKP。方法 选取 2022 年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我院骨科行 PCKP 与 UPKP 治疗的单节段 OVCF 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PCKP 组 (n=31) 和 UPKP 组 (n=26),至少随访 12 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2 天、术后 3 个月、术后 12 个月功能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参数 (骨水泥分布情况、椎体前缘高度),同时记录手术参数 (手术时间、术中 X 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剂量) 及手术并发症 (骨水泥渗漏、再骨折) 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VAS 评分、ODI、椎体前柱平均高度变化、手术时间、术中 X 线透视次数及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PCKP 组的骨水泥剂量多于 UPKP 组 (P < 0.05)。PCKP 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 UPKP 组 (P < 0.05),PCKP 组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更佳 (P < 0.05)。结论 PCKP 和 UPKP 两种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 OVCF 均安全、有效,PCKP 具有骨水泥剂量更多、分布更佳、渗漏更少的优点,尤其在中、重度 OVCF 患者中优势明显;此外,骨水泥分布良好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更好,但在中期随访过程中,PCKP 与 UPKP 治疗效果类似。

    2025年10期 v.14 87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 脊柱融合手术后融合器沉降患者具有更高的VBQ评分: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杨昊;何平;廖泓霖;陈光彬;屈波;杨红胜;刘浩;

    目的 探讨基于 MRI 的椎体骨质量评分 (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 在预测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中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在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及中国知网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检索了从 2022 年 3 月 13 日至目前的相关文献,通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 14 篇符合标准的文章,涉及 2086 例患者,采用 RevMan 5.3 和 Stata 12.0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更高的 VBQ 评分与术后融合器沉降风险显著增加相关 (MD=0.72,95% CI:0.58~0.85),进一步验证了 VBQ 评分的预测价值。然而,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 (I~2=81.0%,P < 0.000 01),亚组分析后异质性降低 (I~2=48.7%,P=0.08),表明异质性可能主要来源于不同的手术方式。高 VBQ 评分患者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融合不良,导致翻修手术。较高的 VBQ 评分是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VBQ 评分在脊柱融合术前评估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临床决策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2025年10期 v.14 880-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肌少症与疼痛灾难化间相关性分析

    葛婧池;崔进钧;唐鑫;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 患者肌少症与疼痛灾难化 (pain catastrophizing,PC) 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诊疗的 94 例 LSS 患者,根据患者骨骼肌质量指数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 分为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收集 LSS 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症状持续时间、握力、基础疾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和吸烟。采用疼痛灾难化量表 (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 评估 LSS 患者 PC 程度。采用恐惧回避信念问卷 (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 评估患者恐惧回避信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评估患者焦虑 (HADS-A) 和抑郁 (HADS-D) 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LSS 患者肌少症影响因素。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曲线分析 SMI 与 PCS 评分间关系。结果 94 例 LSS 患者中,13 例 (13.8%) 出现肌少症。肌少症组年龄、性别比、心血管疾病比例、吸烟者比例、PCS-无助、PCS-夸大、PCS-沉思、PCS-总分、HADS-A 评分、HADS-D 评分和症状持续时间高于无肌少症组 (P < 0.05),BMI 和握力低于无肌少症组 (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DS-A、PCS-总分与肌少症独立相关 (P < 0.05)。拟合曲线分析显示,SMI 与 PCS-总分、PCS-无助、PCS-夸大、PCS-沉思呈负相关。结论 LSS 患者多合并肌少症并与 PC 密切相关。

    2025年10期 v.14 890-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作者须知

  • 数字与统计学符号的使用方法

    <正>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元、世纪、年、月、日、时刻、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 3 位数字时,每 3 位数字一组,组间空 1 / 4 个汉字空。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如 25%~30% 不要写成 25~30%;(10.44±2.12) % 不要写成 10.44%±2.1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5 cm

    2025年10期 v.14 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 关于对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问题的处理原则

    <正>一稿两投 (一稿多投) 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 (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 发表。本刊不接受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的、首发的,除非声明是按作者和编辑的意图重新发表的。这一立场符合中国和国际版权法、道德规范及资源使用的成本效益原则。但这一政策并不妨碍下列论文向本刊投稿:(1) 已经

    2025年10期 v.14 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格式

    <正>1.期刊文献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 DOI号.[例1]赵凤朝,李子荣,王佰亮,等.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塌陷及疼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08, 28(8):645-648.DOI:10.3321/j.issn:0253-2352.2008.08.009.[例2]Kim YL, Shin SI, Nam KW, et 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Bilaterallyankylosed hips[J]. J Arthroplasty, 2007, 22(7):1037-1041. DOI:10.1016/j.arth.2007.03.027.2.专著文献的著录格式为:[序号]章节作者.章节名[M]//全书主编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2025年10期 v.14 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关于作者姓名、单位在论文中的脚注方法

    <正>1.个人作者署名:在论文首页下方进行脚注。“作者单位:”后面列出邮政编码、城市和作者单位(具体到科室)。个人作者超过一位时,可请作者自行指定一位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亦即对选题、科研设计起主要作用者,参与论文撰写并能解答编辑部、读者疑问,对论文负全部责任者;在按原格式列出各位作者单位后,另起一行在“通讯作者:”字样后列出通讯作者姓名、邮政编码、单位名称、Email地址。

    2025年10期 v.14 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关于投稿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知

    <正>本刊要求,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

    2025年10期 v.14 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关于论文的作者署名与志谢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一、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署名的意义:(1) 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 作

    2025年10期 v.14 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论著

  • 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早发性脊柱侧凸围术期的应用实践

    丁子豪;丁红涛;程云忠;张耀申;刘玉增;海涌;

    目的 探讨早发性脊柱侧凸 (early onset scoliosis,EOS) 患者接受后路脊柱生长棒融合手术时,实施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路径的整体流程的有效性和实践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 2014 年 6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我院行生长棒融合手术治疗的 EOS 患者 70 例,其中男 25 例,女 45 例,年龄 10~16 岁;截骨等级 ≤ 3 级。收集了 ERAS 途径和传统路径 (traditional perioperative pathway,TP) 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患者脊柱侧凸病因分型、术后疼痛强度评分、引流量、引流时间、镇痛药的使用时间、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以及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和置钉数量。影像学参数包括了手术前后的主弯 Cobb’s 角和主弯矫正率。同时分析患者的住院情况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接收了脊柱侧凸生长棒融合手术的治疗,ERAS 组的主弯 Cobb’s 角从 (89.03±12.51) ° 矫正至 (46.74±7.41) °,TP 组从 (84.86±10.53) ° 矫正至 (44.69±4.66) °。在预估出血量方面 ERAS 组明显小于 TP 组。ERAS 组术后第 1 天和第 3 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均显著低于 TP 组 (P < 0.001)。TP 组的术后血红蛋白显著低于 ERAS 组 (P < 0.001)。ERAS 组的引流量、引流时间和镇痛药物应用时间均少于 TP 组 (P < 0.001)。ERAS 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行走时间明显少于 TP 组。ERAS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伤口感染、恶心呕吐、发热、贫血) 低于 TP 组。结论 在 EOS 矫形手术中实行 ERAS 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2025年10期 v.14 896-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运动链训练康复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傲雪;孟庆玲;孙太存;施宇云;张巍;陈海宁;

    目的 分析运动链训练康复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PF) 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手术治疗的 120 例 TPF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联合运动链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常见术后并发症。采用 Lysholm 膝关节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 Tinetti 平衡与步态量表 (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POMA) 评估两组患者活动及平衡能力。结果术后 1 个月、3 个月和 6 个月,观察组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18.3% vs.5.0%,χ~2=5.175,P=0.023)。结论 运动链训练康复方案能有效提高 TPF 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10期 v.14 903-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魏来;谢焕新;姜艳玲;郭晋禅;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及 25-羟基维生素 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20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髋部骨折患者 200 例 (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各 100 例) 作为观察组,各项检查均在骨折后 48 h 内以及术前进行。体检中心随机选择 100 名年龄相仿的无骨折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髋部骨折患者和正常人群、髋部骨折合并肌少症和非肌少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 (osteocalcin,OC)、总 Ⅰ 型胶原氨基端肽 (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 型胶原羧端肽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25(OH)D_3、血钙 (Ca)、四肢骨骼肌指数、骨密度、握力以及 6 m 步速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握力、25(OH)D_3 水平、L_(1~4) 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全髋关节骨密度显著降低 (P < 0.01)。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是否患有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并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肌少症组的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握力、四肢骨骼肌指数、6 m 步速、血红蛋白、白蛋白、L_(1~4) 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全髋关节骨密度较非肌少症组显著下调,而年龄显著上调 (P < 0.05)。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 BMI、25(OH)D_3、L_(1~4) 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以及全髋关节骨密度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P < 0.05)。结论 肌少症在骨质疏松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低 BMI、25(OH)D_3 水平降低以及 L_(1~4)、股骨颈、全髋关节骨密度降低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 D,有助于降低肌少症的发生率。

    2025年10期 v.14 908-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临床研究与实践

  • 基于常规检验数据的肺结核继发脊柱结核智能风险评估

    王晶磊;贺永雄;王哲;宋彪;李明东;

    目的 探讨利用常规检验数据建立肺结核合并脊柱结核鉴别分析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收集 2011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初诊为肺结核、脊柱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的常规检验数据。共纳入单纯脊柱结核 346 例、肺外结核 611 例 (不包含脊柱结核)、脊柱合并肺结核 233 例、肺结核 800 例,按 8∶2 比例设置训练组与测试组。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对两种场景进行建模:脊柱结核与肺外结核的鉴别、脊柱结核合并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鉴别。通过 Shapley 加法解释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 算法分析模型特征贡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rea under the curve,ROC-AUC) 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单纯脊柱结核与肺外结核鉴别模型在测试集的 ROC-AUC 值为 0.861,准确率 81.18%,灵敏度 72.12%,特异度 86.34%;脊柱结核合并肺结核与肺外结核鉴别模型在测试集的 ROC-AUC 值为 0.858,准确率 78.06%,灵敏度 80.21%,特异度 77.5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两种基于常规检验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作为临床决策辅助工具,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常规检验数据以实现脊柱结核继发风险评估,形成高效、低成本的辅助分析工具。

    2025年10期 v.14 913-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长期背部专项康复训练在腰椎融合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潘锁花;郭国栋;阚翔翔;吴俊;

    目的 探讨长期背部专项康复训练对腰椎退行性疾病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 患者腰椎融合术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 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采用 LIF 治疗的 138 例 LDD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9 例。共 12 例患者退出研究,每组各 6 例,最终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3 例。两组患者围术期均实施相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长期背部专项训练。采用 6 分钟步行试验 (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 和椅子站立测试 (the chair stand test,CST) 评估患者平衡能力;采用脊柱评估系统 (芬兰 DAVID) 评估患者腰椎活动范围;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评估患者脊椎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 评估患者对运动的心理恐惧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36-item short form,SF-36)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 6 个月和 9 个月,观察组 6MWT 距离,CST 次数,前曲、后伸、左侧屈曲和右侧屈曲,JOA 评分及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ODI、VAS 评分和 TSK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 长期背部专项训练能有效提高 LDD 患者 LIF 术后平衡能力、腰椎活动度,改善腰椎功能,降低患者疼痛、心理恐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10期 v.14 920-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术后早期主动握力训练计划对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肌肉力量和功能的影响

    刘艺;刘宏君;张乃臣;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主动握力训练计划对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肌肉力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 132 例老年桡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握力训练,观察组采取早期主动握力训练。采用 Smedley 型手测力计比较两组患者握力。采用标准测角仪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采用快速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 (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DASH) 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评分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 和健康调查简表 (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 3 个月、6 个月和 9 个月,观察组握力、背伸度、掌曲度、旋前度、旋后度、ADL 和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 qDASH 和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术后早期主动握力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肌肉质量和关节活动范围,改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10期 v.14 926-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病例报告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周围神经血管病变一例

    王俊武;栾天;蔡林;李景峰;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缺血、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2-3]。3 种疾病均可导致间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笔者对 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的综合诊治过程进行阐述及探讨。病例资料患者,男,49 岁。主诉“腰腿疼痛 5 年,加重 2 个月余”。

    2025年10期 v.14 93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综述

  •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王佳豪;高焱;李翀;郝彦明;

    <正>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 是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以慢性炎症反应为特征,最终导致软骨退变、纤维化与关节破坏~([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A 发病率逐年上升,常见于 40~65 岁人群,且有年轻化趋势~([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负担~([3])。近年来,OA 治疗从单纯缓解症状向靶向病理机制过渡,滑膜病变作为发病关键环节受到广泛关注。

    2025年10期 v.14 935-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夜间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张书豪;苑杰华;左冠超;贾江鹏;何跃;

    <正>脊柱侧凸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会引起脊柱的三维结构性畸形。据统计,在所有脊柱侧凸患者中,约 20% 继发于其它病理过程,其余约 80% 为特发性脊柱侧凸~([1]),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AIS 患者面临着一定的病情进展风险,且女性患者比例较高。早期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病情可能会持续恶化,最终面临手术介入。

    2025年10期 v.14 94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 椎间盘退变中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赵欢;左媛;韩汶延;

    <正>椎间盘退变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 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肌肉骨骼疾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椎间盘位于两椎体之间,由纤维环 (annulus fibrosus,AF)、髓核细胞 (nucleus pulposus cell,NPC) 以及软骨终板(cartilaginous endplate,CEP) 构成,由于老化、机械超负荷、营养缺乏、氧化应激等原因,椎间盘结构功能就会受损,

    2025年10期 v.14 948-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腰骶部多裂肌退变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周茂斌;常洪泽;杨晓龙;刘晓东;

    <正>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腰椎滑脱症、腰椎退变性侧弯等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大多伴有间歇性跛行症状,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80%的人群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腰背痛。椎旁肌作为脊柱的重要动力来源和稳定器,其功能状态与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

    2025年10期 v.14 953-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下载本期数据